佳佳美容網 >> 整形手術 >> 五官整形 >> 唇部整形 >> 單側唇裂整形美容術

單側唇裂整形美容術

 

  只要有一點不美,受術者及其親屬都將深感遺憾,要求再做二期、三期或更多期的手術。為了達到高度美容的效果,施行唇裂修復術的醫師們無論其受治的唇裂為原發畸形或繼發畸形,都必須以美容外科的觀點和方法來對待。

  據西歐醫史記載,最早施行唇裂整形手術者是第16世紀的著名醫學家Ambroise Pare。其手術方法是先將裂緣切除,再用針貫穿切緣,然後用線將針盤繞,借將傷口固定,並將切口縫合。其方法與1500年前我國古代醫家為“生而兔缺”的魏泳之施行的“割而補之”(切開縫合)手術相比較,實屬落後。當時我國已采用了縫合技術,其治療效果必定相當良好,所以患者在術後竟能精神煥發最後成為一朝宰相(魏泳之)。

  古代唇裂手術的主要缺點是修復後的患側唇常嫌過短。直到第19世紀,Von Graeffe(1816年)和Rose(1879年)將切口做成弧形,利用弧線長於直線的原理,終於克服術後患側唇過短的缺點。Rose氏以後,各國醫家又把弧線切口改為各式各樣的曲線切口,並相應形成各式各樣的組織瓣,導致新的唇裂修復手術方法不斷湧現。

  現代唇裂整形方法幾乎采用了所有可能采用的各種三角瓣和矩形瓣。例如,B1air—Mirault的三角瓣貼附法(1930年),LeMesurier—Hagedorn的矩形瓣嵌入法(1949年),Tennison的三角瓣嵌入法(1952年),Skoog的雙三角瓣嵌入法(1958年)等。這些方法的共同缺點之一是他們所設計的切口都犧牲了較多的可用或正常組織;其二是在患側人中的下半部都沒有形成人中嵴,因為此處嵌有平坦的三角瓣或矩形瓣之故。為了改正後一缺點,B1air的學生,Brown氏和MeDowell氏(1950年),采用LeMesurier氏本人(1962年)術式,但分別將各手術的三角瓣和矩形瓣的面積縮小。盡管如此,在患側唇的下部仍然未能形成較好的人中嵴。為此,Millard(1958年)提出旋轉——推進法;宋儒耀(1963年)提出鼻底三角瓣修復法。這兩種方法由於把在患側唇下部形成的矩形瓣和三角瓣改在上部,確實可避免患側人中下半部明顯平坦的缺點。但同樣缺點又出現於修復後的患側唇上部。在上唇上部與鼻小柱交接處常有健側隆起、患側扁平的情況,外形也很不自然。

  另外,這些單側唇裂修復方法還都尚有兩個更為嚴重的缺點。第一,經過多次的二期手術修改以後,靜止時修復後的患側唇雖然可能表現得“完美無缺”,但在飲食、說話和表情等日常功能活動中,整形後的患側上唇往往出現與健側不一致的“動態畸形”;第二,患側唇在術後早期雖然兩側對稱,但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有時常出現患側上唇變長或縮短、某些部位凸起和結構移位等“發育畸形”。

  上述情況表明:單側唇裂修復手術,單純依靠皮膚切口設計的變革已經不能取得帶有根本性突破的階段。現在需要尋求新的觀點和據此探索新的原則和方法。由於所有的動態畸形和發育畸形都與上唇的肌肉,即口輪匝肌有關,因此應首先對上唇口輪匝肌的正常解剖和唇裂口輪匝肌的病態解剖結構進行研究。

  一.正常口唇的口輪匝肌

  正常口唇的口輪匝肌分為深、淺兩層。

  1. 深層口輪匝肌;深層肌肉較薄,緊貼於口唇的粘膜,在口周邊緣部外翻,形成紅唇。深層的肌纖維環繞口周,有括約肌功能。它是單純屬於口唇的肌肉。

  2.淺層口輪匝肌:淺層肌肉的體積較大,其纖維來自面部的表情肌肉,可分為上、下兩部分。

  (1)上部為鼻部:其肌纖維來自顴大肌、顴小肌、上唇提肌、上唇鼻翼提肌和鼻橫肌。這些肌肉狹長,分別起於顴骨、上颌骨和鼻骨,以後由上而下成為口輪匝肌的淺層並分布到上唇的皮下,最後止於上颌骨的鼻前棘、中隔——前颌肌腱、鼻孔底部和鼻翼的基底。

  (2)下部為鼻唇部:其肌纖維來自口角降肌或三角肌。此肌呈三角形,起於下颌骨體部犬齒、前臼齒和第一大臼齒的下方。肌纖維由下向上聚集於口角,再從口角分布到上唇。在上唇其肌纖維又分為長、短兩份,長纖維與對側的長纖維結合,成為口輪匝肌的淺層;短纖維分布到上唇的皮下,最後止於人中兩側的人中嵴。

  在此,有一塊小肌肉應該略為一提。它是上門齒肌和下門齒肌。上門齒肌起於上颌骨犬齒的上方,止於上唇的內側面。此肌有將上唇固定於上颌骨的作用,沒有口輪匝肌的功能。

  另外,在口輪匝肌淺層的表面尚有一層變厚的深筋膜或腱膜。手術時將口輪匝肌與皮膚分離的操作中可以顯露;

  二.各種單側唇裂整形術的口輪匝肌

  Nicolau(1983年)根據他對唇裂口輪匝肌的研究結果,曾對現行的各種單側唇裂整形手術進行了精辟的批判。認為現有唇裂手術都未將向鼻孔移位的口輪匝肌淺層的鼻唇部垂直向上的肌纖維旋轉復位,以致縫合肌肉層時肌纖維就不免有“端對側”或“側對側”的情況。這樣,手術後就會出現患唇增長或縮短等發育畸形。由於向中下側嵌入的矩形瓣或三角瓣,其肌纖維曾被橫斷,被切斷的肌纖維都將萎縮化為瘢痕組織,手術後就不免出現明顯的動態畸形。

  三.口輪匝肌的修復

  Blair和Ivy二氏在20世紀30年代曾將修整單側唇裂的Rose氏手術的不定型或隨意的弧形切口改為定型的或標准化的A—B—C曲線切口以後, 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因此曾盛行達20—30年。.雖然現已不再有人采用,但它的一個原則至今仍被視為正確,即按肌肉、皮膚和粘膜三層分層縫合,並要特別重視肌肉層的縫合;

  Ivy的學生Randall(1965和1974年)雖已改用Tennison氏的單側唇裂修整法,但仍然恪守重視肌肉層縫合的原則,並進一步有所發展。尤為可貴的是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三角肌瓣術”(“triangular muscle flap technigue”)。這個技術是在采用三角瓣嵌入法或旋轉——推進法修整唇裂時,在裂隙的兩側先用剪刀將口輪匝肌游離出來,並在鼻翼的基底部和鼻小柱的根部分別將游離出來的兩個口輪匝肌瓣的附著點剪斷,使之成為兩個三角形的肌肉瓣;然後將其在裂隙中交叉,相互重疊,分別縫合固定在裂隙兩側的紅唇上方。筆者曾在1982年美國費城觀看Randall氏施行手術。由於把患側口唇上部的口輪匝肌轉移到口唇的下部,以致患側唇的上部和鼻小柱的根部、鼻孔的底部及鼻翼的基底都有“虛弱”或更平坦的情況,所以手術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美好。雖然如此,筆者對其口輪匝肌修復的設想和實踐卻給予極大的重視。

首頁 五官整形 整形常識 微整形手術 美容外科 美容外科問答 眼睑整形專科問答 疤痕修復問答

Copyright © 佳佳美容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