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美容網 >> 整形手術 >> 五官整形 >> 唇部整形 >> 唇腭裂術前的正畸治療

唇腭裂術前的正畸治療

  唇腭裂的術前正畸治療是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於唇腭裂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組織缺損,上颌骨連續性喪失,上颌骨各骨段發生組織移位,給手術增添了許多困難,需要術前正畸。

  早在50年代,唇腭裂的術前正畸就作為新生兒唇腭裂患者的一種輔助治療。近些年來,隨著科學的不斷研究、發展,正畸技術、材料不斷地改進、提高,國內外許多學者越來越感到要想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正畸與外科技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 完全性唇腭裂患兒上颌骨的形態學特點

  完全性唇腭裂患兒面中部缺損涉及前颌骨、上颌骨腭突及腭骨水平板,上颌骨連續性的中斷導致面中部肌肉附著點及功能的異常。肌肉的異常動力作用可使面中部骨組織及鄰近的軟組織偏離正常位置,至於對組織缺損及組織移位的程度如何估計,尚缺乏確切的客觀指標。

  但多數學者認為唇腭裂患兒唇及腭組織缺少及移位程度與裂隙的輕重有關,即完全裂組織缺損多於不完全裂,而雙側裂又多於單側裂。一般認為,在研究腭裂患者面部形態特點時,可以把上颌骨作為一個與正常的面部構架相聯系有輕度缺損、中度畸形的組織。

  1.完全性腭裂上颌骨的組織缺損情況腭裂患兒與正常兒童的一個基本差異就是硬腭組織的缺損。組織缺損的部位主要是在牙槽骨及硬腭(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由於牙槽骨的發育依賴於牙齒的存在與否,故牙槽骨部位的缺損可能與鄰近裂隙的牙齒缺失及牙齒發育畸形有關。

  2.完全性唇腭裂上颌骨組織移位情況面部骨骼對外部力量的反應決定著面部各部分的形態特征及其相互位置關系。唇腭裂的類型不同,上颌骨與面部肌肉及相鄰組織的解剖關系也就不同,故其形態學特點也就有著差異。

  單側完全性唇腭裂健側頰部肌肉在鼻基底部附著於上颌骨,肌肉的收縮可使健側上颌骨前端向外旋轉,這種旋轉趨勢被伸舌力量和鼻中隔的生長所加強,故健側的上颌骨明顯向外移位,而患側上颌骨基本不受肌肉擴張力量的影響,同側鼻翼輕度的收縮力及頰部的壓力可能使之向內旋轉並後縮。

  雙側完全性唇腭裂兩側上颌骨的解剖學特點相似,骨組織對肌肉變形引起的不良反應決定了其形態學特征,由於前颌骨缺少周圍組織的支持,不能抵抗舌活動所產生的力量而往往表現為過度的前突,鼻中隔的生長力量也加重了這一畸形,由於前颌骨的過度前移,兩側上颌骨在頰部組織壓力的影響下則可能向內旋轉而互相靠近。

  另外,無論是單側或是雙側唇腭裂,由於腭部裂隙的存在,舌向前上的運動以及自然狀態下舌在口腔內的位置都會使腭蓋更加高拱,裂隙寬度增加,畸形變得更加嚴重。

  二、 完全性唇腭裂早期正畸治療的重要性

  由於唇腭裂患者存在著組織缺損和移位,上颌各部分之間及上颌牙合 面部其它結構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明顯異常,這些變化在患兒出生時即已存在,如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任其自行發展,勢必使牙槽骨及腭部的裂隙進一步增寬,腭蓋高拱,上颌骨的旋轉及前颌骨的過度前突不僅影響面部外形,並且使手術難度增加,影響治療效果。

  隨著患兒長大將產生嚴重的牙牙合 畸形,給後期治療帶來困難。通過早期正畸治療,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阻止組織移位的發生,維持上颌各部分組織間正常的位置關系。

  2.對已經存在組織移位的病例,使用適當的矯正器,使位置異常的各解剖結構重新獲得正常的關系。

  3.使牙槽突及腭部裂隙縮窄便於早期手術修復。4.維持上颌骨正常發育,預防牙牙合 畸形的發生。

  目前,國內外不少學者主張完全性唇腭裂患兒出生後應立即接受正畸治療,戴入矯治器。四個月後腭部裂隙明顯縮窄,牙槽骨趨於正常的解剖形態,有利於早期手術修復腭裂。進行早期正畸治療還有利於吮吸及颌骨正常發育,由於口腔容積變小,有利於舌在接近正常的空間裡發揮功能。

  三、早期正畸治療方法

  矯正器的設計應能達到兩個目的:1. 消除或對抗肌肉及周圍組織對上颌骨各部分的不良影響;2.使位置異常的上颌骨組織復位,維持其正常的生長發育趨勢。

  治療方法按其對錯位上颌骨段的復位方式,可分為主動牽引式和被動牽引式。二者各具特點。主動式矯治器以Latham矯治器為典型代表,該矯治器的原理是以一持續的彈性牽引力作用於犁骨縫前的前颌骨,覆蓋雙側上颌骨腭突的夾板為支抗,在快速後拉前颌骨的同時自動擴弓,約需3周,前颌骨上的牽引針會自動松脫,此時即可排列成一個較滿意的牙弓形狀。隨著這種平衡、穩定的骨基底結構的建立,可早期一次性進行唇鼻畸形的整復。

  Latham矯治器的生物學基礎:在基於胚胎時期上颌骨和鼻囊向前下發育的主要機械動力是鼻中隔軟骨的生長,並借助聯於前颌骨中縫的鼻中隔前牙槽突韌帶帶動前颌骨生長。

  顯微鏡下可見犁骨縫內有成團的軟骨細胞,活躍的成骨細胞和骨基質的形成,認為包括犁骨縫在內的骨縫成骨實際上是一種補償性的被動生長。一旦出生後鼻中隔軟骨的機械動力作用變小,這時上颌骨生長的主動力是由其後表面軟組織、眼眶內軟組織的膨脹生長擠壓,加上面部及口腔如舌、頰等軟組織行使功能,諸如表情、呼吸、咀嚼、吞咽等作用。

  Latham矯治器的矯治目的是盡早恢復唇腭裂患兒的正常解剖結構、功能以促進上颌骨、鼻的正常發育;但此矯治器未恢復患兒的吮吸功能,對患兒術前營養狀況的改善不明顯。矯治器戴入時需要在牙槽骨上插入固定針,有創傷。如果牽引針固定針松脫,將導致矯治失敗。快速後拉前颌骨可能影響上颌骨系統的發育。

  活動型被動式矯治器以Hots矯治器為代表。即在患兒出生後24—48小時後使用覆蓋腭部及牙槽突的帶有軟內襯的夾板。利用上颌骨自身的生長,引導矯正兩側錯位的上颌骨段,從而預防牙弓縮窄。

  其目的是:

  1 盡早恢復唇腭裂患兒吮吸的功能,使其營養狀況接近正常;

  2 不僅要從形態和功能上矯正唇腭裂患兒的上颌骨畸形,而且希望對上颌骨發育的干擾最小,並有助於獲得良好的語音功能。其主要優點是1. 通過對錯位上颌骨段的生長引導,刺激上颌骨的生長,縮小裂隙,使腭裂手術變得容易。2.阻止舌尖習慣性伸入裂隙內對上颌骨生長發育的不利影響。

  3. 使患兒達到正常嬰兒的哺育效果,吮吸功能得到改善,促進患兒生長發育。

  4.通過對舌位的矯正,恢復正常呼吸、吞咽功能及語音功能。

  5. 矯治器分隔了口鼻腔,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發生及哺育對鼻中隔的損傷。

  6. 防止牙槽突的塌陷,上颌骨的生長抑制減輕,反牙合 出現率降低,使術後正畸變得容易,Ⅱ期正颌外科手術的機率減少。

  7 .可以減輕患兒母親的心理負擔。

  眾所周知,唇腭裂病人的基本治療目標是恢復正常的解剖形態,這也包括鼻的外形。近幾年,出現了PNAM矯治,即術前鼻牙槽骨的整形(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這是一種新的接近於傳統的治療單側和雙側唇、牙槽骨、腭裂病人在嬰兒期的術前正畸。其制作程序是: 取模。

  選擇大小合適的托盤或制作個別托盤,取精細印模。在獲得的石膏模型上,將裂隙用蠟或橡皮泥充填,並使之形成一規則的牙槽嵴,在此基礎上制作腭托。用自凝軟膠襯裡,戴入一周後,進行調磨,並制作鼻支撐。矯正塌陷的鼻翼和歪斜的鼻小柱。一般出生後即可戴入矯正器,約3—4周根據牙槽骨對接的情況適當進行調磨矯正器,4個月後行唇腭裂整復手術。

  四、 正畸治療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在治療前應做正側位面像記錄,並取上颌記存模型以便評價療效。

  2. 取模時印模膏的調拌要合適,注意患兒的體位,防止印模膏進入呼吸道。並仔細檢查患兒口內,清潔口腔,防止印模膏殘留於口內。

  3 .應用腭托各式矯正器可預防及糾正牙牙合 發育畸形,但也存在阻止上颌弓發育的一面。因此確定治療方案時應充分估計如何達到理想的效果。

  4. 各學科合作是獲得最佳效果的關鍵。因此正畸科醫師應努力和颌面外科醫師合作。

首頁 五官整形 整形常識 微整形手術 美容外科 美容外科問答 眼睑整形專科問答 疤痕修復問答

Copyright © 佳佳美容網 All Rights Reserved